基礎醫學院始建于1951年5月,原為白求恩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部,1992年改“部”為“院”,是吉林大學集基礎醫學教育與科研于一體的重要教學基地。
學院以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為契機,不斷更新教育觀念,深化教育改革,改善教學條件,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,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和優勢。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39人,其中,教師161人,教授59人,副教授49人,博士生指導教師36人,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、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、唐敖慶特聘教授5人。病理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,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。病理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,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。病理學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,省級精品課程8門,主編國家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規劃教材8部。《臨床醫學課程整體優化研究》和《病理學系列教材建設的理論和實踐》分別獲2001年和2009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。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于2012年被教育部、財政部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。
學院非常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,不斷提高創新意識,學科建設和科研水平明顯提升。基礎醫學、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學院所有二級學科。現有病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,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。近五年來,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400余項,其中,973計劃2項,國家“十二五”科技重大專項1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,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項,面上項目68項。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,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、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2項、省發明獎一等獎1項、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、三等獎7項。作為第一單位發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。順利完成211二期工程、985二期工程的建設,目前正在進行三期工程建設。
學院始終堅持弘揚白求恩精神,積淀校園文化,培養優秀人才。現有研究生360人。其中,博士研究生137人,碩士研究生223人。近五年來,5篇博士學位論文獲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,1人獲教育部“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”。
學院全方位拓展學術交流,促進深層次國際合作,已先后與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國、英國、瑞典、香港等26個國家和地區共80余所院校及學術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,在干細胞組織工程、惡性腫瘤、前列腺疾病防治、真菌研究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合作,孵化出一批優秀的科研成果。
學院依托吉林大學學科齊全、綜合實力強的優勢,緊緊圍繞“發揮學科整體優勢,提升醫學教育水平,促進醫學院快速和諧發展”主題,堅持以教學為中心,以學科建設為主線,以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為重點,以機制體制創新為動力,以文化建設為基礎,以黨建創新為保障,繼承和發揚白求恩優良傳統,共同創造吉林大學醫學事業新的輝煌。
答在職教育改革之后,國家對于在職研教育的發展是越來越重視。在吉林或周邊上班的職員都會選擇吉林大學就讀進修,這所大學有著雄厚的科研實力和教學水平。學員在學完這些課程后能夠獲得碩士學位證,證書受到國家和企、事業單位的認可,因此能夠更快的找到心儀的工作。
答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: 1)本科、學士學位滿3年; 2)本科無學位的學生可直接報名研修班進行學習,但想要申碩需滿足本科、學士學位滿3年的條件。
答吉林大學不同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學費不同:同等學力申碩在2萬~5萬,部分專業較高。非全日制研究生在3萬~5萬,個別專業學費較高。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在8萬~40萬左右。

微信公眾號

微信小程序

新浪微博